Anthropic MCP 2025H1 里程碑解读

Anthropic MCP刚发布了2025上半年的Roadmap,地址:https://modelcontextprotocol.io/development/roadmap#roadmap.

我们一直在从事智能体通信协议的研究,也对MCP非常的关注,也在社区中提了一些我们的提案。

今天结合我们对MCP的理解,解读官方设定的里程碑,以及对MCP、智能体通信协议的一些看法。

以下为重点: 1、全面支持远程服务器。这个非常重要。远程服务器支持当中,身份认证方案的支持是最重要的一点。

2、降低使用门槛。现在MCP使用门槛太高,基本上要有一定的开发背景才好用。

3、社区与标准。MCP想成为行业的标准。

最后,我们也在做智能体通信协议,并且和MCP不是很一样。 如果你也对我们的协议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特别是,如果你是AI手机、AI助手、智能体框架的产品或开发人员,我希望和你聊聊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里程碑解读

远程MCP支持

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为什么Anthropic刚刚发布的MCP协议应该使用DID进行身份鉴权)就提到过,MCP不支持远程数据访问是因为它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还没有一个完备的身份认证方案

可以看到,社区也是认识到这一点了,里程碑的第一项就是要支持远程MCP连接,而远程MCP连接的第一项就是认证与授权。

目前已经有人提交了关于身份认证的提案,是一个使用Oauth2.0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案,已经在评审中。我们在社区中也和维护者有过沟通,目前用这个方案确实是最现实的一个方案,毕竟Oauth2.0的标准程度以及应用的广泛性还是不错的。

这个提案最好的一点是,它将Oauth2.0作为一个标准流程,同时提出了一种身份认证插件化的方案。允许其他的身份认证方案作为实验性的方案合入规范中。这对规范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非常的有帮助。

我们也基于这个提案,开发了一个基于W3C DID的身份认证方案(https://github.com/chgaowei/AgentNetworkProtocol/blob/main/03-did%3Awba%20Method%20Design%20Specification.md),正在等待插件化的方案合入后,提交PR。关于W3C DID的身份认证方案与Oauth2.0的区别,可以看这篇文章:最适合智能体的身份认证技术:对比OpenID Connect、API keys、did:wba

远程MCP支持的另外两项:

  • 服务发现,这里面还隐含了一点是服务的描述。他们可能会做一个类似OpenAI GPTs的产品,MCP client可以调用接口查找自己喜欢的服务器。
  • 无状态操作,主要是为了降低服务器开发的能到。

分发与发现

这是历程碑第三项,但是我认为要比第二项要重要。

MCP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易用性非常差。对比OpenAI的GPTs,MCP的能力可以说非常的强,它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种强大的手段和LLM进行交互。但是易用性却比GPTs差了很多。现在对使用者基本上都要求有一定的开发或计算机水平,要使用者自己能够安装一堆的软件和服务。这大大提高了MCP使用的门槛。

这个里程碑的四项内容,包管理、安装工具、沙盒、服务器注册,确实可以让MCP的使用者变得更加简单。

在我的设想中,MCP要想普及,必须要降低使用门槛;降低使用门槛的同时,还能够和社区生态互动,需要一种类似浏览器插件的机制,可以让用户方便的加载不同的MCP server。这四项工作应该也是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

另外,要提高易用性,必须提高远程MCP server的比重。能够在远程完成的,尽量不要在本地。这也是为什么远程服务器重要的原因。

智能体支持

这里有三项:分层智能体系统、交互式工作流、流式结果。这一块社区讨论的比较少,除了最后一项,其他两项我还不是很理解。后继续关注,如果你对这块有不错的理解, 欢迎留言。

更官方的生态系统

MCP期望社区能够主导的标准的制定,虽然现在主要的维护者是Anthropic的开发人员。他们想培育一个协作生态系统,所有 AI 提供商都可以通过平等参与和共享治理帮助将 MCP 塑造为开放标准,确保其满足各种 AI 应用程序和用例的需求。另外他们也希望和标准化机构合作推进标准化。

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路,也是构建行业标准的通用做法。现在MCP社区还是以Anthropic为主,包括提案的评审。引入更多的伙伴,淡化单一厂商,有助于规范被更广大的范围采用。我们后面也会深入参与其中。

未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协议

智能体未来是否需要一个标准协议来进行通信,现在好像已经不用讨论了。大家慢慢的已经看到了它的必要性,前几天腾讯科技AI未来指北的一篇文章(手机AI帮你点咖啡,App们同意了吗?)也提到了这一点。在我们和业内认识的沟通过程中,发现这也慢慢的变成一种共识。

现在可能还不怎么确定的是,未来我们需要怎么样的协议?以及它通过什么的路径让行业接受它。

关于未来协议的轮廓,我们有我们的一些思考(智能体互联网(Agentic Web)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也在根据我们的思考,设计我们理想中的智能体通信协议AgentNetworkProtocol(ANP):https://github.com/chgaowei/AgentNetworkProtocol

我们认为未来的智能体一定是互联互通的、一定是通过底层数据(API或Protocol)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智能体之间是对等的存在。这是我们设计ANP的核心原则。

回到MCP,我们设计的ANP与MCP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世界观的差异:

  • MCP是以模型为核心,整个互联网都是他的上下文与工具
  • 我们(Agent Network Protocol)以智能体为核心,每个智能体具有同等的地位,组成一个去中心化的智能体协作网络

我们在走一条与MCP不是特别一样的路,无论是否能够走通,我们都希望能够为行业探索一种可能。

最后,如果你也对我们的协议感兴趣,欢迎联系我们。特别是,如果你是AI手机、AI助手、智能体框架的产品或开发人员,我希望和你聊聊我们对未来的看法

欢迎加我微信:flow10240

本文由 mdnice 多平台发布

### Anthropic 模型介绍及 Claude 系列模型详情 #### 背景概述 Anthropic 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公司,以其高度可解释性和透明度的设计理念著称。该公司推出的 Claude 系列模型旨在提供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同时保持对用户友好的交互体验。 #### Claude 系列模型的发展历程 Claude 系列模型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和发展。最新的 Claude 3.5 已经被官方宣称超越了 GPT-4 Omni,在性能和功能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2]。此外,Anthropic 还规划了一系列后续版本,包括入门级模型 Haiku 和功能最强大版本 Opus 的 3.5 版本,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陆续发布。 #### 技术特点与创新 Claude 系列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独特的内部机制设计,强调可解释性和透明度。这种设计理念使用户能够更清晰地理解 AI 的决策过程及其背后的推理逻辑[^4]。具体而言: - **Sonnet 子系列**:作为中档型号的一部分,Sonnet 展现出良好的平衡性,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它不仅继承了 Claude 主线的技术优势,还在某些特定任务上进行了优化[^3]。 - **Opus 高端子系列**:定位为功能最为强劲的一支分支,目标是在极端复杂的场景下依然维持高效表现。尽管尚未正式推出 3.5 版本,但从现有资料推测,这款产品可能会引入更多前沿特性,例如实时网络搜索能力和长期记忆存储支持。 #### 应用实例 实际应用层面,Claude 系统广泛应用于对话机器人、内容创作辅助工具以及数据分析平台等领域。凭借卓越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再加上易于调试的特点,使其成为众多企业和开发者首选解决方案之一[^1]。 ```python # 示例代码片段展示如何调用 Claude API 获取响应消息 import anthropic client = anthropic.Client("your_api_key_here") response = client.completion( prompt="Write a short story about space exploration.", model="claude-v3.5", # 使用指定版本号 max_tokens_to_sample=300, ) print(response['completion']) ``` 以上即是对 Anthropic 公司及其明星产品——Claude 系列的一个全面剖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