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属于新手教程,第一步,使用嘉立创
目录
前言
一、使用的软件
目前有很多可以用来设计PCB的软件,比如“嘉立创EDA”,“Altium Designer”,“Protel”,“PADS”等等。其中“嘉立创EDA”和“Altium Designer”常用于画简单的板子,容易上手。而我推荐新手使用以及接下来所用到的软件是“嘉立创EDA”(标准版)。
二、软件下载
1.选择下载
下列是嘉立创EDA的官方下载链接
https://lceda.cn/page/download
我们可以在电脑浏览器上点击上方链接,进入嘉立创EDA的客户端下载界面(如下图)
我们可以发现此处可以下载的版本有两个,专业版和标准版。
专业版操作繁琐,使用起来比较困难,但设计更为规范,可操作选项更多;
标准版适合学生等初学者,操作简单,画面简洁。
因此这里选择标准版下载,并根据自己电脑的系统类型下载对应的版本 。
可以看到我的电脑是64位Windows操作系统,所以选择的是Intel/AMD(amd64),即下图指示:
等待文件下载完成后,点击立即打开,则进入安装页面
2.安装软件
选择安装的磁盘,一般建议安装在D盘等非系统盘
点击下一步开始自动安装,安装完成后会自动打开客户端,此时已经安装结束了。
三、初步使用
1.登录账号
在自动打开的客户端界面上,有一段界面新手向导,按下一步继续,结束后按完成关闭向导
在主界面的右上角有“登录”和“注册”两个按钮。已有账号的朋友可以直接登录,没有账号的朋友先点击注册,然后注册账号(建议微信注册),再登录。
2.工程创建
在注册登陆账号后,在编辑器页面的主菜单栏点击符号,在弹出的新建工程栏里选择工程所有者、标题、工程描述以及是否共享的设置。完成设置后会自动弹出一个原理图图纸界面,按 ctrl+s 保存则将这个原理图添加到工程当中。
3.原理图设计
原理图是由若干电子元器件符号和导线构成的电路图。它是用来表示电路原理的,但也不仅仅表示原理,在原理图中的每一个元器件和每一条导线,都对应PCB中的实物元器件和实物导线,都不是多余的。
如果直接看 PCB文件来弄懂电路的原理,可能要费很大劲,但直接看原理图,就可非常直观地了解电路的原理了。这其实就是原理图存在的意义之一。原理图存在的另一个意义,是为PCB设计做前期准备。
在原理图中,会有电阻、电容以及电路所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的电气符号。这些电子元件符号,可以通过导线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网络标号、总线等方式间接连接。导线工具是最基本的连接电子元器件引脚的工具,如果不方便使用导线连接,则可借助于其他的连接方式。但是,不管你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式,最终在PCB文件中,都会变成导线。
需要注意的是,在画原理图之前,应根据需求来规划好你的电路板,比如需要用到哪些元器件,这些元器件该如何连接,这些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软件只是辅助表达你的思想,就好像,你是一个作家,你书中的内容,是你的思想设计的,而不是 Word软件设计的。不过,借助一款优秀的软件,可以更好地完成我们的设计,多数情况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修正设计。
你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原理图中只包含“元件符号”和“导线”。
原理图库
①基础库(常用库)
②元件库


原理图布局布线
①电气连接
我们将需要的原理图器件全部都放置在图纸上,按照模块分类好后,拖到合适的位置,按照电路要求把元器件用导线连接起来。嘉立创EDA提供了多种电气连接的方式,尽管它们的表现方式不同,但是最终到了PCB以后都是一根导线。
导线连接
“导线”工具在“电气工具”悬浮窗口中的图标如图所示。
单击“导线”工具,在元器件引脚的电气连接点或导线上单击,或者直接单击元器件引脚的电气连接点,就可以开始绘制导线(绿线),在需要连接的另外一个电气连接点上单击,就会完成一条导线的绘制。如果不需要再次使用导线命令,右击则取消命令。如图所示,是使用“导线”工具连接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以后的样子。
网络标签连接
“网络标签”工具在“电气工具”悬浮窗口中的图标如图所示。
单击“网络标签”工具,在需要连接的两个电气连接点上分别放置一个网络标签,然后分别把网络标签修改为同一个名称,这两个电气连接点就相当于用导线连接起来了。新手使用网络标签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没有把网络标签放到电气连接点上,从而导致网络标签没有起作用。为了避免这个错误,建议画一条导线到网络标签的下面。
如图所示,在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的一端放置了名称为“LED”的网络标签,就代表这两个电气连接点已经连接了。下面执行主莱单“转换”→“原理图转 PCB”命令来看一下PCB中的效果。如果你已经生成过一次 PCB 文件而且 PCB 文件已经保存,可执行主菜单“转换”→“更新 PCB”命令。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两个电气连接点已经连接,和使用“导线"工具的效果是一模一样的。
网络端口连接
“网络端口”工具在“电气工具”悬浮窗口中的图标如图所示。
“网络端口”和“网络标签”工具的使用一模一样,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不同。我们同样可以使用“网络端口”连接两个电气节点。
如图所示,在电阻和发光二极管的一端放置了名称为“LED”的网络端口,就代表这两个电气连接点已经连接了。下面执行主莱单“转换”→“原理图转 PCB”命令来看一下PCB中的效果。如果你已经生成过一次 PCB 文件而且 PCB 文件已经保存,可执行主菜单“转换”→“更新 PCB”命令。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这两个电气连接点已经连接。
“网络标签”和“网络端口”的作用和效果是一模一样的,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网络标签”一般用于同一张原理图中的元器件引脚连接。“网络端口”一般用于多页原理图中或者表示模块之间的电气连接。总之,使用这些不同表现形式的工具,为的是让我们或者其他人更容易读懂原理图。
总线连接
“总线”和“总线分支”工具在“电气工具”悬浮窗口中的图标如图所示。
“总线”这个概念,在数字电路中表示具有一组相同特性的并行信号线,例如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数据总线、地址总线这些名称。假设你要设计的电路图中有些地方需要用到总线连接,而这时你只是用导线或者网络标签、端口进行连接,也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使用“总线”工具连接之后,就会显得电路图非常清晰了。
“总线”和“总线分支”都不具有电气特性,它们只是用来让你清晰地读懂电路图,所以这两个工具还需要配合导线或者网络标签、端口这些工具来完成你的设计。
电气节点
如图所示,横着的导线和两条竖着的导线交叉在一起了。左边竖着的导线和横着的导线在交叉的地方有一个棕色的圆点,右边竖着的导线和横着的导线在交叉的地方没有棕色的圆点。这里面的棕色的圆点,就是电气节点。电气节点放置到导线交叉的地方,表示两条导线连接。如果两条导线的交叉处没有放置电气节点,表示两条导线没有连接。
那我们在绘制时,怎么能实现两条导线连接或者不连接呢?方法如下:
- 连接:一条导线经过另外一条导线时,在经过的导线上单击,再继续绘制,就会自动放置一个电气节点。
- 不连接:一条导线经过另外一条导线时,不需要到另外一条导线上单击,而是直接经过。
②放置电源和地
“电源”和“地”工具在“电气工具”悬浮窗口中的图标如图所示。
“电源”和“地”工具也可以在基础库中找到,如图所示。
电气工具中的“地”有两种表现形式:横线组成的GND和三角形组成的GND。基础库中,“地”有四种表现形式,把光标放到基础库中“地”的图标上,会在右下角出现一个三角形按钮,单击三角形按钮,会看到有四种 GND,如图5-26所示。我们分别单击,就会看到它们的样子。同样的方法,可以看到“电源”也有几种表现形式。需要注意的是,电源和地,与网络标签的性质是一样的,只要名称一样,就会在电气特性上连接到一起。所以,如果想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示不同的GND或者VCC,一定要把名称修改的不一样,才可以实现电源和地的隔离。
4.PCB设计
PCB,英文全称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称为印刷电路板,不过,我们在交流的时候习惯使用英文简称“PCB”。
当你拆开一个电子产品后,你会看到产品中的电路板,在电路板上焊接有很多的电子元器件。如果去掉所有的电子元器件,剩下的就是一张 PCB。PCB板子,是 PCB制造工厂按照你做的 PCB文件制造出来的。到这里,你就可以明白了,PCB就是电子元器件的载体,在PCB上,有很多的线路,负责连接各个电子元器件,它们在一起组成的电路,负责完成一定的功能。
比较简单的电路板,可以直接画PCB文件,不过,大部分应用中,尤其是电路比较复杂时,就必须要先做原理图文件,再由原理图文件生成PCB文件。我们使用立创EDA软件的最终目的,就是制作出PCB文件。
一个稳定的电路系统,不仅取决于原理图设计的合理性,而且还取决于PCB设计的合理性。如果PCB设计不合理,即使原理图设计得非常合理,也会影响电路系统的性能,有时甚至会导致不能正常工作。由于PCB设计出现的问题一般是干扰和散热等问题,从PCB设计来考虑,就是元器件布局与导线线宽、导线距离、导线走法等问题。我们在设计 PCB的过程中,就应该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使我们的电路系统越来越稳定。
原理图转 PCB
PCB布局布线
①PCB布局
②PCB布线

覆铜和预览
①覆铜


②预览
总结
以上就是今天要讲的内容,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嘉立创EDA(标准版)的使用,并用于设计51单片机最小系统板。